首頁>新聞中心>官網新聞

官網新聞
文章附圖

  潮新科于近日通過我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認定,作為一家深耕多年的印刷版材生產制造企業,在數字印刷版材及相關配套方面的研發一直保持著不斷的投入和研發熱情,本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認定,標志著我司產品研發能力和水平進入了新的高度;未來根據規模生產的實際需要,可以提高現有科技成果的成熟性、配套性和工程化水平,加速企業生產技術改造,促進產品更新換代,為企業引進、消化和吸收國外先進技術提供基本技術支...

文章附圖

關于熱敏版產品升級的通知 近期鋁價成本不斷攀升,兩個月內全國版廠統一提價兩次,在這版材歷史上實為罕見的時代背景下,潮新科迎難而上,繼今年五月份的升級后,又雙叕一次推出工藝成熟的升級換代產品- K3型熱敏CTP版。該K3型號版材,除繼續保持原...

文章附圖

  近日,我司收到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廣東省財政廳、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聯合頒發的《高新技術企業證書》,證書編號:GR202044002065,發證時間:2020年12月1日,有效期:三年。   科學是發展的重要內在推動力,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引擎,公司研發人員在數字印刷版材方面的持續進行研究開發與技術成果轉化,并以此形成了潮新科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   本次我司通過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是...

文章附圖

      在經過惠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的初審推薦,省廳專家評審,各級層層把關之下,終于2020年7月13日通過了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的遴選,正式榮獲廣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認定。這是我省工信各級部門對我司產業聚焦和行業取得的成就之認可,這是對我司的鼓勵和鞭策,我們將繼續夯實各項勞動成果,依靠科技創新,不斷提升和優化,發揮工匠精神,深耕印版智造,做精做強,為行業的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文章附圖

2020年,全球爆發新冠病毒流行病疫情,市場經濟嚴重影響,世界經濟因此停擺并進入嚴重倒退,市場無人可獨善其身。雞蛋由外打破是食物,由內打破是生命,人生,由外打破是壓力,由外打破是成長。在外部環境如此嚴峻的情況下,我司抓緊時間,全力安排研發人...

工程機械行業兼并購的資本之舞

2017-01-07 00:00瀏覽數:203 
文章附圖

  隨著市場的演進,企業資本運作成為了發展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中兼并購又成為最重要的途徑,大型企業通過對其他企業的兼并,實現規模的擴大和銷售額的增長。數據表明,資本的運作與全球經濟的發展呈現正相關關系,在互聯網危機后,全球兼并購所涉及的金額呈現明顯的下降,但是隨著經濟的逐步發展,兼并購總金額又逐漸回升,直至次貸危機的發生,又使得這一趨勢呈現下降。但是可以預見,在全球經濟緩慢回升的過程中,兼并購的步伐將重新加大。
  全球工業行業兼并購分析
  工業是全球經濟發展的基礎性行業之一,雖然工業行業的兼并購一樣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但是受經濟的影響特征并不特別明顯,而且在2007年達到了一個高峰,總金額達到3 500億美元,為歷史新高。在本次次貸危機發生后,工業方面的兼并購雖然金額出現下降,但是占所有兼并購的比例卻有所提升,接近12%,為歷史最高水平。
  顯然,兼并購越來越受到工業企業的重視,而且企業開展兼并購的速度正在加快,這說明規模化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主要方向。在進行行業分析時,有一個很重要的維度是市場集中度,即成熟的行業和市場中,行業的前三名一般占有市場份額的70%~80%(這種平衡的打破,需要創新的出現,或者是新的革命性的技術,或者是需求的新變化)。2009年全球工程機械前六名企業已經占據了銷售額的54%。未來參與競爭的企業必須通過規模的優勢逐漸爭取靠前的席位,從而獲得穩定的收入和利潤,而要成為最后的贏家,兼并購已經成為企業最后勝出的必然選擇之一。
  國內工程機械企業兼并購歷程
  工程機械行業在國內僅發展50年時間,目前各產品的市場基本處于發展階段,包括裝載機、挖掘機和壓路機等。這些產品領域雖然出現了一定規模的企業,但整個市場仍然處于不穩定狀態,還有進一步整合或者變化的趨勢。雖然通過人口紅利的要素和國家對產業的支持政策的帶動,國內企業在進口替代上展現了一定的優勢,但未來人口紅利的消失和市場的進一步放開,將使得競爭更為復雜。
  縱觀國內企業的發展歷程,兼并購的頻率并不高,很多工程機械企業都是國有性質,在身份置換和國退民進的帶動下,出現了很多民營企業,也給予了很多外資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機會。外資紛紛通過合資或者并購的方式進入中國,在這樣的形勢下,國內市場出現了更多的變化。
  目前國內企業在兼并購上還處于起步階段,下面以三一和合叉為例加以說明。
  三一幾乎不涉足并購。2003年,三一集團收購邵陽汽車廠成立三一汽車公司,進入大型客車行業,收購華源凱馬湖南汽車制造公司,并組建三一湖南汽車,產品涉及重卡、客車、汽車起重機,隨后幾無并購消息傳出。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說:“三一集團主要考慮自主發展,所以我們沒搞過并購,可以說是基本沒搞過。”
  安徽合叉作為國內叉車行業的龍頭企業,僅在1996年上市前后開展了3項并購,收購了安慶車橋廠、蚌埠液力機械廠和寶雞叉車四廠,此后基本沒有開展過資本運作。2009年其年報顯示貨幣資金達到6億元,應收賬款3.5億元,占其營業收入的1/3,顯然,其資本利用效率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如果仔細看這兩家企業的并購年份,會發現都與其上市時間相當,這是因為上市公司進行IPO操作時,會進行上市前重組,以創造一家在市場上有競爭力、管理良好和具有增長潛力的公司,其中有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就是消除同業競爭,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這些收購都發生在該公司所在地附近了。
  對全球上市公司的調查結果表明,那些只專注于一類產品的市場領先者,其生存率較低,這些企業或者拓寬了產品線成為大型企業,或者被大型企業所兼并。如果國內企業希望在行業有所建樹,那么規范化和集團化已經成為了必然。產品的多元化和產業鏈的擴展,不依靠資本手段,很難有較大的突破。
  應該說,國內企業在公司發展、行業競爭的層面將兼并購列為主要手段的還不多,即使當年被稱為資本代表的德隆,也在定位時將自己列為產業發展型公司,而不是資本投資型公司。以發展基礎產業為思路的運營模式固然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基礎,但是否是目前市場情況下最佳的發展模式這一問題仍值得思考。
  柳工集團和中聯重科在此方面成為了國內同行的先驅。在十二五的發展規劃中,柳工集團著重于兼并購,在行業中尋找值得收購的對象,并已經將鴻得利、金泰收入囊中,擴展產品系列,如果財務杠桿的運用合理,那么接下來的平臺和資源整合將使得柳工集團獲得更強的競爭力。而中聯收購CIFA,在今天看來,也無疑是非常成功的。

自由容器
自由容器